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四字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大全

有关成语的来源的论文_有关成语的来源的论文题目

ysladmin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有关成语的来源的论文_有关成语的来源的论文题目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有关成语的来源的论文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关于有关成语的来源的论文的讨论,我们开始吧。1.成语的来源和故事2.有关于成语的知识成语的来源和故事

有关成语的来源的论文_有关成语的来源的论文题目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有关成语的来源的论文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关于有关成语的来源的论文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1.成语的来源和故事

2.有关于成语的知识

有关成语的来源的论文_有关成语的来源的论文题目

成语的来源和故事

       成语的来源和故事如下:

       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经典著作、历史事件、民间传说等。比如“一鼓作气”就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的是曹刿在长勺之战中,通过观察敌方士气,第一次击鼓振作士兵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枯竭,最终以弱胜强的故事。

       其次,从文学角度来看,很多成语来自古代的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比如“画蛇添足”就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讲的是齐国人比赛画蛇,一个人贪快画完后,又在蛇身上添上了足,结果反而输了的故事。

扩展知识:

       成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它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表达方式,传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

       成语的来源非常广泛,既包括古代的经典著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又包括现代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和习俗惯例。因此,成语不仅是汉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成语的构成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并列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等等。其中,并列式是最常见的一种,这种形式的成语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组成,表达了一种对比或者相对的意思。比如,“天长地久”这个成语就是由“天长”和“地久”两个词语组成,表达了时间的永恒和不变。

       成语的来源非常丰富,其中很多都与古代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经典著作等有关。比如,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就来自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故事,项羽为了打赢一场战斗,下令把船只全部烧毁,把锅碗全部砸烂,表示决一死战。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为了达到一个目标而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成语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和社会实践中积累的精神财富。成语中的许多词语都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比如“刻舟求剑”、“举一反三”、“三思而行”等等。这些成语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地思考和处理问题。

       除了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文化内涵之外,成语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就来自于北方地区的一个古老故事,表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个成语则来自于南方地区的一个民间传说,表达了一种团队协作、集体智慧的思想。

       成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学习并运用成语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汉语语言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也需要在运用中注意其使用场景和语境,避免出现误解和误用的情况。

有关于成语的知识

        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

       

        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

        历史来源: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

        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

        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

        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

        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

        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

        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

        如“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都是。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

        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

        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

        成语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和狐假虎威;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和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和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和火中取栗。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

        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

        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

        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

        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大多来源佛教

        略举一些:一切众生, *** ,一尘不染,一瓣心香,七手八脚,七颠八倒,人穷智短,八面玲珑,三生有幸,三灾八难,三姑六婆,三教九流,三头六臂,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千差万别,口碑载道,大千世界,大发慈悲,大吹大擂,大吹法螺,不二法门,弓折箭尽,寸铁,不可言宣,不可思议,不即不离,五体投地,六根清净,天花乱坠,心到神知,心心相印,手忙脚乱,方便之门,水中捞月,水泄不通,水涨船高,牛头马面,功德无量,功德圆满,半路出家,半斤八两,四大皆空,生老病死,吐丝自缚,因果报应,因风吹火,回头是岸,安身立命,在劫难逃,有口皆碑,老僧入定,肉眼凡胎,自由自在,自作自受,衣钵相传,佛口蛇心,佛眼相看,作贼心虚,邪魔外道,拂袖而去,披毛戴角,抛砖引玉,拈花微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沿门托钵,金刚怒目,勇猛精进,皆大欢喜,看破红尘,苦海无边,借花献佛,旁门左道,神通广大,唯我独尊,救苦救难,清规戒律,现身说法,极乐世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僧多粥少,超凡入圣,无事不登三宝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看僧面看佛面,解铃还需系铃人.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

       一、成语的特点:

       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

       ②意义的整体性。

       ③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

       ④形成的历史性。

       ⑤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来源:

       ①历史故事

       ②寓言故事

       ③神话或其他传说

       ④古典文学作品

       二、关于成语的来源

       1、寓言成语: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主要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如《庄子》井底之蛙,《列子》愚公移山,《韩非子》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

       2、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天衣无缝、牛郎织女等。

       3、历史故事成语,汉语成语中,来源于历史事件名人传闻佚事的有很大的比例,如《左传》《史记》《后汉书》有许多著名战争或历史事件概括而来的成语,如草木皆兵,完璧归赵,纸上谈兵,破釜沉舟,指鹿为马。

       4、名言警句成语如: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切磋琢磨。

       5、来源于宗教的成语:

       (佛):

        立地成佛、借花献佛、降龙伏虎、当头棒喝

       (道):鸡犬升天、点石成金、

        灵丹妙药、脱胎换骨、长生不老

       6、来源于民谚俗语的:投鼠忌器、唇亡齿寒、城门失火、秧及鱼池

       三、从构词形式分析及内容特点分:

       1、最普通的格式是上下两截用对对子的办法,联在一起如:

       远走高飞、四分五裂、低三下四、惊心动魄

       2、数字成语

       “一”字开头的:

       一分为二 一五一十

       一目了然 一丝不苟 一团和气

        “二“字开头的

       二话不说 二人同心

       二虎相斗 二龙戏珠 二八女郎

       “三”字开头的

       三五成群 三更半夜

       三令五申 三心二意 三言两语

       “四”字开头的

       四面八方 四舍五入

       四体不勤 四海为家 四通八达

       “五”字开头的

       五花八门 五光十色

       五谷丰登 五彩缤纷 五味俱全

       “六”字开头的

       六月飞霜 六亲不认

       六神无主 六朝金粉 六韬三略

       “七”字开头的

       七嘴八舌 七零八落

       七窍生烟 七手八脚 七言八语

       “八”字开头的

       八仙过海 八面玲珑

       八面见光 八音齐奏 八病九痛

        “九”字开头的

       九霄云外 九死一生

       九天揽月 九九归一 九流三教

        “十”字开头的

       十万火急 十拿九稳

       十指连心 十全十美 十载寒窗

       “百”字开头的

       百折不挠 百年大计

       百花齐放 百发百中 百炼成钢

       “千”字开头的

       千人一面 千方百计

       千家万户 千军万马 千变万化

       “万”字开头的

       万无一失 万马奔腾

       万水千山 万古长青 万事大吉

       3、重叠成语

       (1)AABB式:大都是形容词和动词的重叠:

       郁郁葱葱、战战兢兢、吞吞吐吐

       (2)ABAC式:间隔式的重叠成语1、3字重叠2、4同义近义或反义相关的词:

       善始善终、戒骄戒燥、自言自语

       (3)AABC式:首字重叠,对后面的词语起修饰限制的作用:

       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滔滔不绝、摇摇欲坠

       (4)ABCC式:后面两字重叠,对前面的陈述与说明,如:

       文质彬彬、得意洋洋、威风凛凛、生气勃勃

       (5)其他重叠:成语数量不多。(仅列举)

       ABCB:

       心服口服、以牙还牙、倚老卖老、微乎其微。

       ABBC:不了了之

       4、成语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反义词:

       深入浅出、前俯后仰、舍近求远

       前仰后合、前俯后仰、大同小异

       近义词:

       甜言蜜语、想方设法、胡思乱想

       争分夺秒、翻山越岭、奇形怪状

       5、成语中的修辞

       (1)比喻:

        如鱼得水、如胶似漆、

        稳如泰山、似水流年、固若金汤

       (2)夸张:

       度日如年、归心似箭、一日千里、

       日里万机、闻风丧胆、天崩地裂、

       云消雾散、雾里看花、冰清玉洁

       (3)借代:汗马功劳、巾帼须眉

       (4)三个字的成语:

       鸿门宴、安乐窝|、铁公鸡、

       冷不丁、莫须有、东道主

       (5) 五个字:

       老牛拉破车 鲤鱼跳龙门

       鸟枪换大炮 千里送鹅毛 无风不起浪

       (6) 六个字:

       挂羊头卖狗肉 过五关斩六将

       家丑不可外扬 九牛二虎之力

       (7)七个字:

       初生牛犊不怕虎 此地无银三百两

       打开天窗说亮话 打破沙锅问到底

       各人自扫门前雪

       (8)八个字: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容易写错的成语

       换然一新(焕) 变本加利(厉) 鬼计多端(诡)

       轻歌慢舞(曼) 来势凶凶(汹) 免为其难(勉)

       弱不经风(禁) 舍身取义(生) 奋不顾生(身)

       名落深山(孙) 迫不急待(及) 山青水秀(清)

       随声附合(和) 永往直前(勇) 仗义直言(执)

       致理名言(至) 星罗其布(棋) 名符其实(副)

       如火如茶(荼) 半徒而废(途) 惹事生非(是)

       7、生肖成语(动物成语)

       鼠目寸光、牛刀小试、虎口余生、兔死狐悲、

       龙飞凤舞、画蛇添足、老马识途、亡羊补牢、

       闻鸡起舞、狗仗人势、猴年马月

       8、成语中的人体知识:

       心想事成、三头六臂

       9、成语中的花草树木:

       桃红柳绿、柳暗花明

       10、成语中的颜色:

       红颜薄命、灯红酒绿、赤胆忠心、

       青红皂白、黄粱美梦、洁白无暇、万紫千红

       11、成语中的天文气象知识

       (天文)天长地久、日新月异、

       天经地义、月落星沉、大步流星

       (气象风雨雷电云雾冰雪)

       风尘仆仆、雨过天晴、雷厉风行、电闪雷鸣

       12、成语中的广告应用(活用成语)

       (1)一毛不拔(某牙刷广告)

       (2)臭名远扬香飘万里(某臭豆腐广告)

       (3)停电24小时依旧冷若冰霜(上海某冰箱广告)

       (4)闲妻良母(台湾海龙洗衣机的广告)

       (5)一笔勾销(某涂改笔广告)

       (6)千军万马难抵名笔一挥(派克金笔广告)

       (7)默默无“蚊”的奉献(某电蚊香广告)

       (8)金狮牌自行车(乐在骑中)

       13、成语中的人物主角()

       四面楚歌、初出茅庐、入木三分、煮豆燃萁、

       破釜沉舟、纸上谈兵、背水一战、指鹿为马、

       围魏救赵、草船借箭、完璧归赵、卧薪尝胆、

       负荆请罪、毛遂自荐、闻鸡起舞、三顾茅庐、

       望梅止渴、图穷匕见

       14、含“手”的成语

       形容极为兴奋:手舞足蹈

       形容情谊深如兄弟:情同手足

       形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眼疾手快

       形容重归于好:握手言和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心灵手巧

       形容十分喜爱:爱不释手

       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手到擒拿

       15、祝福

       老人:长命百岁、寿比南山、长命富贵

       进步:更进一竿、更上一层楼

       生意:日升月恒、金玉满堂

       鼓励:再接再厉、坚持不懈

       其它:心想事成、一帆风顺、

       一路顺风、万事大吉、万事亨通

       16、成语的四字性

       前面已经说过,成语多由四字组成,少于四字或多于四字的比较少;尤其少与于四字的成语,相形之下更少。

       因此就有“四字汉语”这种说法,也有的称为“四字熟语”。

       不过他们列入“四字汉语”和“四字熟语”中的例语,在我们看来,有的不是我们所说的成语,因为我们没有那种说法。如“左往右往”、“上意下达”、“执行犹豫”、“质疑应答”之类。

       又如他们把“春夏秋冬”、“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也都认为是“四字熟语”,我们也未便苟同。“春夏秋冬”这是气象学名词,“前后左右”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位名词,“东西南北”是地理学上常用的方位名词。

       尽管这样,成语之显然有四字性是无可否认的。例如下列的成语,就它们的出处来看,都不是四个字,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些成语都是把非四字的话加以提炼、形成四字成语,试看以下成语与其出处的关系:

       (1)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梁惠王》上篇)

       (2)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篇)

       (3)事半功倍:“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证,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孟子·公孙丑》上篇)(4)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5)黔驴技穷:唐朝柳宗元有篇文章题目是《三戒》,其中有一个小题为《黔之驴》。“黔驴技穷”就是从这篇文章叙述的故事中提炼出来的。

       (6)敝帚千金:(或说“敝帚自珍”)“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曹丕《典论·论文》)

       从上文看来,成语的四字性非常明显。或者把比四字为多的话缩减为四字,如“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或者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只用四字,如“事半功倍”、“敝所千金”。

       或者把一个用字较多的故事,编写为四字,成为一个成语,如“刻(契)舟求剑”、“黔驴技穷”都是。

       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

       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引入文章。

       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文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字,就成了成语。

       成语为什么四字者为多,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

       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

       不过把四字成语缩短为二字的也颇不少,如:

       画蛇添足---蛇足

       东施效颦---效颦

       墨守成规---墨守

       杞人忧天---杞忧

       囊萤映雪---萤雪

       以上都是从四字成语缩写为二字的例子。在某种场合,也许有宜于用二字者。又如“矛盾”、“推敲”之类常用的成语,都是来源于有名的故事。

       四、四字成语的语法结构分析。

       四字成语是固定短语的一类。从结构看,它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研究成语的语法结构,分析一下它的结构方式,对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实在是大有好处的。成语的结构方式,大致有下列八种:

       (一)并列式

       ⒈名+名 如:张三李四、帝王将相;

       ⒉动+动 如:敲诈勒索、贪污腐化;

       ⒊形+形 如:谦虚谨慎、艰苦朴素;

       ⒋偏正+偏正

       ① 定名+定名 如:五湖四海、良师益友;

       ② 状动+状动 如:深谋远虑、豕突狼奔;

       ③ 状形+状形 如:万紫千红、十全十美;

       ⒌动宾+动宾 如:厉兵秣马、说长道短;

       ⒍主谓+主谓 如:上行下效、心平气和。

       (二)偏正式

       ⒈定+名 如:至理名言、一臂之力;

       ⒉状+动 如:量力而行、翻然悔悟;

       ⒊状+形 如:豁然开朗、孜孜不倦。

       (三)支配式 如:解放思想、震撼人心。

       (四)补充式

       ⒈动+补 如:爱不择手、持之以恒;

       ⒉形+补 如:重于泰山、漆黑一团。

       (五)陈述式 如:愚公移山、青出于蓝。

       (六)连动式 如:触景生情、饮水思源。

       (七)兼语式 如:引狼入室、纵虎归山。

       (八)能愿式 如:不可磨灭、未能免俗。

       举例详解:

       (1)并列关系

       披坚执锐:穿着铁甲,拿着武器。形容全副武装。

       防微杜渐: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失之东偶,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 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

       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 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2)承接关系

       见异思迁: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先斩后奏: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3)目的关系

       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杀一儆百: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越俎代庖: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4)因果关系

        水滴穿石: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也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肯定能成功。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5)主谓关系

       毛遂自荐: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杞人忧天: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夜郎自大: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

       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

       (6)动宾关系

       不见经传: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歧路亡羊: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顿开茅塞:顿:立刻,一下子;顿开:立刻开通;茅塞:谦称自己知识贫乏,思想闭塞,好像心里被茅草堵住了一样。。比喻受到启发,思想豁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如丧考妣:丧:死去; 考:死了的父亲;妣:死了的母亲。好像死了父母那样悲痛(该词带贬义)

       (7)动补关系

        轻如鸿毛: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要轻。比喻非常轻微或毫无价值。

        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忍让和回避,以求避免冲突

        无动于衷:衷:内心。动,动作,触动。心里一点儿触动也没有,毫不理会。

       荒谬绝伦:绝伦:超过同类。谓荒唐错误到无可比拟的地步。

       (8)动宾补关系

       问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贻笑大方:贻:遗留;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含贬义

       拒人千里: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成群的人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有贬义

       (9)连动关系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抱薪救火: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亡羊补牢:羊因为羊圈的空缺被狼叼走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吹毛求疵:求:寻找,查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10)谦语关系

       请君入瓮:比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是比喻某人用来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它揭露了酷吏的残忍,也教会人们一种以牙还牙的斗法;同时告诫人们不要作法自毙。

       令人生畏:使人害怕、胆怯。畏:害怕、胆怯。

       引狼入室:比喻自己把坏人或敌人招引进来。结果给自己带来了不可想象的麻烦.

       化险为夷:险:危险,艰难险阻;夷:平坦、平安。从险境中化成平安,比喻转危为安。

       (11)偏正关系

       衣冠禽兽:衣:穿衣;冠:戴帽。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扶摇直上: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不倦:不知疲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不知道累。形容学习十分勤奋。

       一丘之貉: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有关成语的来源的论文”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